欢迎来到金坛区白塔小学

教学管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管理>>阅览文章

科学教研课:乘教研之风,展科学之美  

发布时间::2024/6/28 13:19:45作者:吴桂香 点击:749


——白塔小学科学公开课活动

6月14日,沈小丽老师在实验室开设了组内研究课《声音的产生》,科学组老师们参与听课。下午第三节课老师们齐聚实验室,对这一节课进行了研讨。

289885748590713184.jpg

   首先沈小丽老师简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以学生听声音辨别不同的声音导入,接着进行了三个探究活动:(1)学生想不同的办法用塑料袋制造出声音,在制造声音的基础上归纳出需要物体发声就需要对物体用力然物体动起来。(2) 探究声音的产生,老师借助弹拨尺子,拨动橡皮筋,敲击小鼓的活动,请学生观察比较这三个物体正在发声时物体运动的样子,总结出物体发生时都在做快速来回运动,科学里称为振动。是不是所有的发声都是物体在振动呢?老师演示了音叉并播放了音叉发声时的特写视频,引导学生认识有些振动肉眼不可见。(3)反证振动停止声音消失。老师先敲击音钵让学生仔细听音钵发声的特点余音很长,请学生想办法然余音快速消失,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总结环节,老师带领学生见识了更多动物发声的原理。

194259205344600127.jpg

 接着,综合组的老师们对本节课进行了研讨。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是分析总结实验现象,抽象概括实验原理的能力。

首先提供安静的环境,倾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充分调动感官,体会声音的多样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其次,通过不同的方式使塑料袋发出声音,初步探索声音产生的奥秘,预设学生能够想到都用了力使塑料袋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为下文探索,什么样的状态改变能够产生声音作出铺垫。 

66333036016637529.jpg

采取文字描述的记录方式,是在前面画出运动方式上的进一步提升,培养利用科学语言交流讨论的能力,并逐步靠近声音的产生的原因。最后综合几组实验记录,分析总结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实验原理。

   通过现象看本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活动记录以及语言描述的引导采取了层层递进的方式。首先,采用画出钢尺运动轨迹的方式,直观性的记录,更能给学生的推理提供有力的证据,进而引导学生将声音的产生于运动的方式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