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金坛区白塔小学

校级公开课:《认识角》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4/3/28 10:24:55作者:潘云霞 点击:1158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84-85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

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小棒、吸管、两根硬纸条、

教学方法:

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在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摸一摸,猜一猜”

1.介绍一下游戏规则。

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看谁最聪明,能不能不用眼睛用手摸,说出老师的布袋子里放了什么图形,比一比谁最厉害。

  1. 每组派一位同学摸一次,说出摸得是什么图形。并运用已学的平面图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找候小明同学上台来摸一摸,并表扬一下他的勇气。

    (学生回答:通过摸感知物体有几条边,几个尖尖的角就知道是手摸图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个周末,小明和小红可忙了,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 看一看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师:调皮的角藏在哪呢?(课件出示三角尺、课本、小闹钟)

    (课件演示):瞧,三角尺的这里是一个角。(课件闪烁) 纸工袋的这里也是一个角,指着其中的直角

    师:三角尺,纸工袋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课件闪角)。

    (二)适时抽象、建立表象。

    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

    (用课件隐去物体,剩下三个角):如果我们给这些角脱去外衣,再标上角的标记,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角,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1.活动:摸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三角板,跟着老师一起来摸摸看。

    多关注一下候小明,看看他摸的对不对。

    像老师这样摸一摸,师指导摸:如果用手掌摸角这里(顶点)会有什么感受?尖尖的

    师指两条边,这样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另一边呢?直直的

    (课件演示画角)

    师:数学家们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像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师板书:边说边板演画角)

    通常我们还在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标出这个角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板画)

    师:你能说出上面每个角各部分的名称吗?(师指出,生说)

    2.活动:画角

    1)学生模仿尝试画角

    反馈:边是直的,顶点是尖尖的。你能指出画出的角的顶点和边吗?

    2)归纳: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现在你脑子里有角的图形了吗?请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再画一个角吧!

    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1题)

    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吗?

    2)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4.活动:找角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认识角了,“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那么该怎样找角呢?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

    师:通常我们在找角时,都要先找到角的顶点,再沿着角的两边分别指一指,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找出身边物体上的角吗?找出来指给同桌看。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看看候小明这组的找到的角是否正确,给予鼓励。

    (生找,指名说,学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讲台桌面上的角,还有很多学生举手)

    师:我们班小朋友这么聪明,如果继续找下去,肯定能找出非常多的角出来,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课后可以继续找……

    5.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 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谈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要求:1.想一想,怎样用这些材料创造角; 

          2.同桌合作,比一比谁创造的角又多又好; 

          3.指一指,说一说,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分别在哪。

    从材料盒里拿出相关的材料自己做角。

  2. 成果展示——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多请几个学生上来展示大家做的角,然后请候小明同学上台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两条边分别在哪里。

    3)感知角有大小

    :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巧巧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材料盒里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做好的角,(课件)我是把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做成的一个活动角,小朋友一人拿一个出来,师演示:像这样旋转活动角的一条边就形成了一个角,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变小一些呢?(指生交流,体会:把角的两边张开些,角就变大;把角的两边收拢些,角就变小。)

    师:通过做这个活动角我们知道角有什么特点呢?

    生:角有大小。(师板书:角有大小)

    故事:红角与蓝角的大小之争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度有关,张的越大角越大。

    让候小明这一小组的同学开火车,把结论说一说。

    6.比较角的大小

    1)师:你们的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老师这里有三个钟面图,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生判断)

    2)书上85页第4题,自主探究,诱发思考

    估一估:题中的角可能与三角尺上的哪个角一样大?

    直观演示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分别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

    老师有个问题了,刚才小朋友们谁做的角最大呢?互相比较下,看看都用什么方法比角的大小?

    三、 综合应用,巩固深化

    :角娃娃真调皮,现在它都躲到图形里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引导思考,根据你看到的图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推想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四、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请候小明同学说一说,本节课都得到了什么样的收获。肯定他上课认真听讲的态度,让学生向他学习。

    2.图片欣赏:正因为这些大小不同的角,我们身边的很多事物才更加美丽。关于角还有很多知识等着小朋友去探索发现。